距离2020年安徽专升本考试还剩193天。
这个时候复习已经要步入正轨了,再不赶快定下学校和专业,可是会影响复习进度的!
为了帮助大家,这篇择校问答新鲜出炉啦!根据同学们在择校时遇到的种种问题尽量详细的做出回答,帮助还没有确定学校的同学尽快明确学校,开启正式的复习阶段~
【目录在这里】
两个竞争力差不多的专业,是选择学校更好一点的?还是专业更好一点的?
这个问题就像先有鸡还是先有蛋一样,困惑了一届又一届的学生和家长。
其实如果说一定要下个结论,是无法做决定的。之所以这个问题争论了那么多年,是因为双方的需求不同。
对专业比较特殊,是比较偏实用技术型的,或者工作需要学校支持的,比如机械、护理这一类专业的同学;又或者渴望走学术路线的同学来说,专业远比学校更加重要,这样的就业考虑的不仅仅是学校,更是你的技术能力和水平,一个优秀的专业更能帮助到你。
如果你对你的专业没那么大的热情,专升本的目标也更加是为了拿一个毕业证,那么学校比专业更加重要,一个名头响亮好的学校是一块敲门砖,也是让你能进入更好平台的一个跳板。
比如说在学校成绩一直在上游,又或是轻轻松松过了四级,你的成绩优秀,那么自然要选择一本院校作为自己的目标。
对于成绩一般或者偏差的同学来说,难道就不能选择一本院校了么?
并不是,纵观每年的考试,逆袭的同学都有着相当一部分的数量,而决定他们能逆袭的,不是开始的成绩,而是自律和刻苦。这样说虽然有些鸡汤,但事实就是这样。
所以与其说你根据自己的目前的成绩划范围,不如说是根据你的自律能力,上进心,刻苦的程度划范围。
倘若你有着足够的自律能力,又或者有人能够监督你,从而保证每天够质够量的学习,那么就算你在学校的成绩不算好,那也可以定一个相对而言比较高的目标。
如果你的成绩一般,能坚持下来学习,但不能保证质量,那么最好定一个比较保守一点的学校,就不要指望学校有多好了。
但倘若你成绩一般还浑浑噩噩,那就很有可能成为陪跑的士兵了。
从原则上来说,最好是选择本专业的升本,因为专升本的两科专业课考的都是本专业的必学的核心课程,你复习起来比较轻松。不用重新开始学一门课程。而且你在复习过程中出现问题,也可以找本专业老师解答,很方便。
选择跨专业,一般来说只有两个情况:
一是一些比较倒霉的同学,并没有本专业的专升本(比如:会展策划与管理、幼儿发展与健康管理等),只能选择跨考;
二是对自己的专业实在不感兴趣,想换一个比较好考或者自己感兴趣的专业。
如果这样的情况,那就需要跨专业了。不过首先要明确的一点是:跨专业并没有好考的专业,至少对你而言。就算这个专业报录比很低,但毕竟和你的专业不一样,一些甚至你要从头学起,所以也是要付出不少精力的。
一般来说,跨专业的同学跨专业优先级是二级学科>一级学科。
还需要考虑的一点是:你报考的专业是否有专业限制,你的专业是否能报考。(关于这点怎样查,下面会有详细的说明。)
一所学校好不好考,在排除意外情况下,我们主要看六个因素:
1.学校水平 2.招生人数 3.报录比
4.分数线 5.专业限制 6.专业冷不冷门
学校水平就是一本二本,再细说就是学校的排名了。如果打算选一本,那就要做好往死里学的准备了,好考是不存在的。基本上一本都是挤独木桥的战争,以此类推。
而招生人数当然就是招的越多,就越好考了。举个栗子,社会工作专业的安师和安农,两个学校排名差不多,那就要看招生人数了:安师比安农招的多,那说明安师考试录取的可能性也就比安农要大了。
但招生人数并不是绝对的,这时候就需要报录比和分数线辅助参考了,报录比是录取人数占报名人数的比例,分数线则是录取排名最后的考生分数。还是拿安师和安农比较,安师的报录比虽然比安农低,但分数线却比安农高。
由此就可以得出,虽然安师招的人比较多,竞争指数低,但其实考试难度要高于安农。
虽然分数线看似很重要,但分数线更多受到当年情况的影响,并没有其他三个指标稳定,而且有些院校会公布分数线,但也有很多学校会隐藏分数线,这时候就需要根据前三条来推断是否好考了。
专业限制就是指某些学校对于报考同学的专科专业限制的非常严格,以至于根本没多少同学能过得了“安检”,自然也就比较好考了。比如基本都要求相关专业的安庆师范大学:
冷门专业相信不用我说,大家也都明白为什么好考。学的人少,知道的人少,自然就没什么竞争了。比如艺术类专业,12个专业,10个院校,报录比最高的才2.2:1,可以算的上是神仙专业了~
每年四月,专升本的院校都会在官网上公布招生章程和考试科目书目,而录取名单确认后,部分院校也会在官网公布分数线。拿阜阳师范举栗,进入阜师的官网:
进入招生就业网,就会看到一个专升本的专栏(一些院校是没有的,需要到公告里面去翻或直接百度【学校全名+招生信息网】)
点进去查找一下,然后就可以看到相关的文件了
(like this)
回答这个问题首先要清楚一个事情:联合培养是什么?
联合培养就是指某一本科院校与某一专科院校进行合作,即上学地点在专科院校,拿到的毕业证书是本科院校的。(注:并非只有该专科院校的同学可以报考,报考没有限制)
比如说,安财的所有专业,其实都是联合培养专业:
那么联合培养好不好呢?
首先,联合培养的师资和环境肯定与本科有很大的差距,如果你是想好好学习,那很抱歉,升本后的学风还是和专科一样,周围打游戏的打游戏,该吃吃该玩玩,学习全得靠你的自觉和自制力。
但联合培养并非没有好处,联合培养的分数线相比其他排名差不多的学校低很多。还有,有些很好的学校专业只有联合培养的,或者有些专业都是联合培养的。比如网络工程专业:
个人建议,如果更看重学风和在大学期间的体验的,那最好不要报考联合培养专业;如果更注重结果,希望有一个在自己水平线上的毕业证的话,那联合培养是个不错的选择。
温馨提示:联合培养专业相对于本校专业相比,竞争小那么一点点。
20年的扩招幅度,可以说是史无前例的,招生人数3万人,比19年多了2w,增加了8所院校和50个专业。那么就有了这样一个疑问,20年新招的专业会不会21年就不招生了?
答案是有可能的。
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不应该将这所学校当成选择的对象。
看过上一个篇问答的同学都知道,国家的总路线是扩招的。所以,即使19年招生人数比20年会有所减少也不会缩减太多。
而且,19年的很多专业即使招了多年,在20年也不招生了,这些都是无法预料的事情。比如安师大的四个专业都是19年招生但20年却不招了。
所以并没有哪个院校专业是21年十拿九稳一定招生的,我们只能根据20年的数据参考,先做准备。
而有些聪明的小伙伴就会做好双重准备:根据书目选择比较大众的院校,复习了一个院校相当于复习多个院校。
拿学前教育学举栗,安师和淮北师范的参考教材一模一样,合师和淮南师范的参考教材一模一样,复习了一个院校,就相当于复习了多个院校,到后期还有调整的空间。
像参考教材比较特立独行的学院就比较不推荐选择了,比如阜师大的人力和电子商务,无论是考试科目还是参考教材都与其他院校格格不入。
有些同学可能觉得三本院校肯定竞争压力比较小,所以报一个三本学校当咸鱼也挺好的。
熟悉的同学都知道,我是非常不推荐报考三本院校的。一是专升本真的不难,三本院校往往是调剂的最差的去处,只要你但凡学一点,就不会只限于三本院校。
二是,三本院校的竞争真的很小,只要稍微学一点就有机会上岸,但这真的值得么。你既然选择了专升本,就代表你的内心是渴望上进了,不做努力的浑浑噩噩,以后真的不会后悔么?
最后一点就是,三本的学费真的超级及其尤其贵,除非你家很有钱,要不然都是一笔不小的数目,就算不为上进,为父母的压力或者你今后的财政压力想想,考三本院校都不是一件很好的选择。
当然,也不要小瞧了三本,三本也是本科,考上了肯定比专科强。同学们仔细斟酌斟酌。
重要,但又没那么重要。
一个有潜力的专业对于日后的就业帮助不可谓不大,很多人也说,选择了一份有前途的专业,一只脚已经成功了。
可是大学的专业,就一定是如今的职业么?现如今,越来越多的人在大学毕业后选择了一份与本专业截然不同的职业(人民日报管这叫“斜杠青年”),一部分是兴趣使然,也有别的种种原因。
相当一部分学生专升本的目的也并非有明确的想法,而只是单纯的想提升一下自己的学历。
如果你对今后已经有了一份详细的职业规划,那么就业的确是你需要认真思考的一个问题,一份合适的专业,可以给你的职业规划更多帮助。
但在没有目标,对未来也没有准确规划的情况下,与其花费时间思考什么专业更适合就业,还不如思考一下你的能力更擅长学习哪个专业,对学习哪个专业更有信心。毕竟专升本对迷茫的你来说,是目前最为实际的目标。
当你确定专业院校后,就要开始紧锣密鼓的学习啦。
一般来说专升本的复习周期至少要一年,前半部分重心在公共课上,后半部分就要加上专业课的学习啦,尤其是跨考的同学,既然你选择了跨考,那就意味着你要付出多倍的努力去达到你想要的结果。
专业课的书目,群文件里也可以找到,同样也可以根据上面提过的方式去官网查找。
关于择校方面的问答分享到这里就结束啦,希望能帮助到你选择适合自己的院校专业~
最后,希望同学们都能尽快步入学习正轨,来年顺利上岸~
就酱~
原创文章,作者:勤奋的小京侠,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jingchuhao.com/157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