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专升本」今年扩招力度如此大,明年会不会缩招?

「安徽专升本」今年扩招力度如此大,明年会不会缩招?

  2020年安徽统招专升本招生计划3W余人,与2019年相比增加了2W人,占今年高职专科毕业生近20%。

  此次扩招的消息对今年的考生可谓是捡着个大便宜,不仅是招生人数多,而且各学校的录取分数线平均也就200~300左右,低得令人发指。

  大家可别忘了,在安徽专升本还未改革前,总分是300分,那时候各校的平均录取分数线也是200+。

  看到这里有的同学就分分钟感到焦虑了,担心道:今年招这么多人,明年会不会缩招啊?今年分数线这么低,明年考试会不会加大难度啊?

  有的同学还因此跑过来问我:请问我明年要考多少分才能被录取啊?能麻烦你预测一下明年的分数线吗?明年会不会缩招啊?

  教育厅又不是我家开的,我怎么知道明年是个什么情况啊!

  不过,虽然不能准确地知道明年的考试情况,但是我这里有一些对分析明年考试情形影响很大的数据,也算是给现在忧心忡忡的同学们一剂降压药吧。

  随着国家经济的不断发展,为了拉动内需提升经济效益,连年扩招是必然的。作为一个吃人口红利致富的国家,一旦断掉人才供给,带来的影响可是毁天灭地的。

  所以担心明年甚至以后的考试竞争会更大的同学还是省省心吧,如果明年大幅缩招,会造成连续两年的学生数量极不平均,从而造成很大一部分教育资源的浪费。所以明年不会大范围缩减招生,当然,也不会像今年扩招力度这么大就是了。

  中国自古以来都是一个讲究平均的国家,富人的财产太多了,多缴税;穷人揭不开锅了,脱贫攻坚;你智商太高了,增加分数线;你智商太低了,给你颁布照顾政策……

  总之,一切政策的实施都必须围绕着一条平均线上下波动,像是高考、专升本、考研、考公这样注重公平的选拔性考试也是如此。

  拿到招生计划这件事上来说,这条平均线,就是我们理解过去和预测未来最有力的工具。

  那么是什么决定了每年的招生计划数呢?或者说,这条平均线在哪里呢?

  我们不妨先来看看往年安徽专升本的招生数据:

  往年报录比

  2016年,招生计划5545人,报名人数16353人,报录比33%;

  2017年,招生计划5803人,报名人数18806人,报录比30%;

  2018年,招生计划9360人,报名人数29562人,报录比31%;

  2019年,招生计划10840人,报名人数31535人,报录比34%;

  而今年的情况呢?

  2020年,招生计划3W+人,报名人数暂未公布,报录比暂未公布,省教育招生考试院唯一公布的数据是,今年的招生计划数占今年高职大专毕业生的20%。

  (而往年的专升本招生计划数最多占当年毕业生的15%。)

  通过这些数据,我们可以发现,虽然每年的招生计划和报名人数都各不相同,但报录比都大体保持在30%左右。也就是说每三个报名的人当中,就有一名考生成功上岸。

  这个30%,就是我们要找的平均线。

  招生计划数不是本科院校随随便便定的,而是根据每年的大专毕业生多寡,甚至精确到每个专业毕业生的多少,综合考虑下得到的结果。

  明年预测

  兄弟萌,明白了吗?

  什么招生计划,报名人数都是表象,真正决定扩招与否的是每年大专毕业生的人数。

  从以上数据我们可以得到,每年高职专科的毕业生平均15W左右,根据每年招生计划数与当年专科毕业生数的占比(10%~15%),也就是说,如果不出意外,明年专升本招生计划大概在1.5W~2.5W之间是比较合理的。

  当然,再加上今年高等教育招生有所偏重,这个数值也可能会有所增加。

  比如,以教育竞争大省的山东河南为例,根据近年来的扩招趋势,可以发现,考生在不断增加,但是本科及以上的招生考试表示并没有太大变化,甚至本科在缩招,而高职大专却在扩招。这是因为现在本科的需求趋于饱和,而国家更需要应用型技术型的大专生。

  如果加上这种扩招偏重的影响,明年的招生计划在2W~3W也是有很大的可能的。

  最后,我想说一些比较客观的话。

  统招专升本的机会仅有一次,就算明年大幅缩招,你又有什么办法呢?难道复习了大半年的你说不考就不考了吗?

  该考你还是得考,就算你主观上再怎么抱怨,客观事实摆在那里,考得好就继续学习,考不好日子还要继续过。

  专升本可能是你的一次翻身的机会,但并不代表没了它,你的人生就翻不过来了。

  道阻且长,行则将至。

原创文章,作者:勤奋的小京侠,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jingchuhao.com/20632/

(0)
勤奋的小京侠勤奋的小京侠
上一篇 2024年2月5日 上午10:02
下一篇 2024年2月5日 上午10:02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