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学前教育和小学教育这两个普通专升本专业的学生而言,学校选择还是蛮多了,但是这两个专业的竞争还是非常大的。学前教育2022年报录比
招生院校
普通计划
报考人数
报录比
湖北师范大学
75
305
24.59%
湖北文理学院
67
266
25.19%
湖北工程学院
46
203
22.66%
湖北科技学院
33
115
28.70%
黄冈师范学院
42
203
20.69%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
33
158
20.89%
荆楚理工学院
75
260
28.85%
汉江师范学院
69
312
22.12%
汉口学院
50
141
35.46%
武昌工学院
80
211
37.91%
武汉工程科技学院
30
75
40.00%
湖北商贸学院
42
108
38.89%
武汉晴川学院
65
152
42.76%
武汉文理学院
140
327
42.81%
荆州学院
114
235
48.51%
长江大学文理学院
90
226
39.82%
武汉体育学院体育科技学院
60
155
38.71%
湖北师范大学文理学院
100
242
41.32%
湖北文理学院理工学院
90
214
42.06%小学教育2022年报录比
招生院校
普通计划
报考人数
报录比
湖北师范大学
54
200
27.00%
湖北民族大学
46
231
19.91%
湖北工程学院
65
349
18.62%
湖北科技学院
50
248
20.16%
湖北理工学院
193
924
20.89%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
33
191
17.28%
荆楚理工学院
101
443
22.80%
汉江师范学院
186
863
21.55%
湖北师范大学文理学院
160
509
31.43%看到竞争如此大的这两个专业,很多同学都比较忧虑。那么我们该如何科学备考呢!
以下是各个考试科目的大致纲要,方便同学们备考过程梳理知识点。
教材1:《教育学原理》项贤明著.高等教育出版社,(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教材)第一版
教材2:《教育学原理》马工程
第一章 教育学及其发展第一节 教育学及其研究对象 第二节 教育学的产生和发展第三节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教育理论的发展第四节 学习和研究教育学的指导思想
第二章 教育及其本质第一节 教育的产生和发展第二节 教育的基本内涵第三节 教育的要素和形态
第三章 教育与社会发展第一节 社会对教育发展的影响第二节 教育对社会发展的促进功能第三节 教育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地位与作用
第四章 教育与人的发展第一节 人的身心发展及其影响因素第二节 教育促进个体发展的功能第三节 教育促进个体发展的条件
第五章 教育目的第一节 教育目的概述 第二节 我国教育目的的理论基础第三节 我国的教育目的第四节 素质教育与创新人才培养
第六章 学校教育制度第一节 学校的形成与发展 第二节 现代学校教育制度第三节 学校教育制度的改革
第七章 课程第一节 课程概述 第二节 课程开发第三节 课程改革
第八章 教学第一节 教学概述 第二节 教学理论与规律第三节 教学实施第四节 中小学教学改革
第九章 教师与学生第一节 教师 第二节 班主任第三节 学生
第十章 人的全面发展 (马工程)第一节 德育 第二节 智育第三节 体育第四节 美育第五节 劳动技术教育第十一章 教育科学研究(项贤明)第一节 教师与教育科研 第二节 教育科研过程第三节 常用的研究方法
《小学教育学》
教材1:《小学教育学》,曾文婕,高教出版社,第三版
第一章 绪论第一节 小学教育领域的概念第二节 小学教育学的体系第三节 小学教育学的学研方法
第二章 小学教育的源流第一节 小学教育的产生第二节 小学教育的发展第三节 幼儿园保教工作原则第四节 小学教育的走向
第三章 小学教育特性 第一节 小学教育的价值特性第二节 小学教育的功能特性第三节 小学教育的活动特性
第三章 小学学生第一节 小学生概述第二节 小学生的成长第三节 小学生的学习习惯第四节 学前儿童学习第五节 学前教育对学前儿童发展的促进作用
第四章 小学教师第一节 小学教师概述第二节 小学教师的专业素养第三节 小学教师的发展路径
第六章 小学教育目标第一节 小学教育目标概述第二节 小学教育的目标的基本层次 第三节 小学教育目标的有效达成
第七章 小学教育内容第一节 小学教育内容概述第二节 小学教育内容的主要取向第三节 小学教育内容的制度策略
第八章 小学教育环境第一节 学习教育环境概述第二节 小学学校文化第三节 小学学习环境
第九章 小学教育活动第一节 小学教育活动概述 第二节 小学教育活动组成 第三节 小学教育活动结构
第十章 小学教育评价第一节 小学教育评价概述第二节 小学教育评价体系 第三节 小学教育评价发展
《心理学》
教材1:《基础心理学》梁建宁著.高等教育出版社,第三版
教材2 《普通心理学》彭聃龄主编,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第五版。
第一章 心理学概述
第一节 心理学的含义和研究对象,研究目标 第二节 科学心理学的发展第三节 心理学的研究方法第四节 学习心理学的重要意义
第二章 心理的神经生理机制第一节 神经元 第二节 神经系统第三节 条件反射第四节 学习
第三章 意识和注意第一节 意识 第二节 意识状态第三节 注意第四节 注意品质
第四章 感觉和知觉第一节 感觉和知觉概述第二节 感觉测量和感觉现象第三节 知觉组织和知觉特征第四节 错觉和观察
第五章 记忆第一节 记忆概述第二节 记忆测量
第三节 遗忘和记忆系统第四节 记忆品质和记忆策略
第六章 思维第一节 思维概述第二节 概念和推理第三节 问题解决第四节 创造性思维
第七章 语言第一节 语言概述第二节 语言的神经生理机制第三节 语言产生和语言感知与理解第四节 语言发展
第八章 动机第一节 动机概述 第二节 生理性动机第三节 社会性动机
第九章 能力第一节 能力概述第二节 能力种类和治智力理论第三节 能力测验第四节 能力发展
第十章 气质和性格(基础)第一节 气质和性格概述 第二节 气质特性和气质类型第三节 气质理论第四节 性格特征和性格类型 第五节 性格理论 第六节 气质和性格测量 第七节 性格的形成和发展
第十一章 人格(普通)第一节 人格的一般概述 第二节 人格理论第三节 认知风格第四节 人格测验 第五节 人格成因
第十二章 表象和想象(基础)第一节 表象概述第二节 表象理论第三节 想象概述第四节 想象规律的应用
第十三章 意志(基础)第一节 意志概述第二节 意志行动过程第三节 挫折心理第四节 意志品质
第十四章 学习(普通)第一节 学习的一般概念 第二节 学习理论第三节 认知和动作技能学习第四节 学习的规律
第十五章 人的全程发展(普通)第一节 个体发展第二节 人身体,动作和感知觉的发展第三节 语言和认知发展第四节 社会性发展 第五节 中老年时期的发展
《学前儿童健康教育》
第一章 学前儿童健康教育基础第一节 健康概述第二节 学前儿童健康教育概述第三节 学前儿童健康教育的方向
第二章 学前儿童健康教育的基本问题第一节 学前儿童健康教育目标第二节 学前儿童健康教育的实施
第三章 学前儿童健康教育的基本问题第三节 学前儿童健康教育活动的组织与实施第四节 学前教育机构的健康促进与管理
第三章 学前儿童身体保健教育第一节 学前儿童身体保健教育概述第二节 学前儿童身体生长发育教育第三节 学前儿童饮食与营养教育
第四章 学前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第一节 学前儿童心理健康教育概述第二节 学前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施
第四章 学前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第三节 幼儿常见的心理问题
第五章 学前儿童的动作发展与体育活动第一节 学前儿童的动作发展第二节 幼儿园体育活动概述
第五章 动机学前儿童的动作发展与体育活动第三节 学前儿童体育活动的目标第四节学前儿童体育活动的内容第五节 学前儿童体育活动的实施
第六章 学前儿童生活习惯与生活能力教育第一节 生活常规教育第二节 学前儿童安全生活教育
第七章 学前儿童健康行为的改变第一节 行为的增强与养成第二节 降低或消除不适当行为
第七章 学前儿童健康行为的改变第三节 惩罚效果的影响因素及其副作用
第八章 学前儿童技术使用的健康教育第一节 技术使用对幼儿生理的损伤第二节 技术对儿童心理的影响
第八章 学前儿童技术使用的健康教育第三节 技术对儿童社会性发展的影响第四节 学前儿童需要合理使用信息技术
《学前教育心理学》
教材1:《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陈帼眉等,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7年6月版
教材2:《基础心理学》梁建宁著.高等教育出版社,第三版
第一章 绪论第一节 学前儿童心理学是研究什么的科学第二节 幼教工作者为什么要学习学前儿童心理学第三节 研究学前儿童心理的方法
第二章 新生儿心理的发生
第三章 婴儿心理的发展第一节 婴儿的生理发展第二节婴儿动作的发展第三节 婴儿心理发展的特点
第四章 先学前儿童心理的发展第一节 先学前儿童的生理发展第二节 先学前儿童动作的发展第三节 先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特点
第五章 学前儿童心理的发展第一节 学前儿童的生理发展第二节学前儿童活动的发展第三节 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特点
第六章 学前儿童感知觉的发展第一节 感知觉在学前儿童心理发展中的意义第二节 学前儿童感觉的发展第三节 学前儿童知觉的发展第四节 促进学前儿童感知觉发展的因素
第七章 学前儿童注意的发展第一节 注意在学前儿童发展中的意义第二节 学前儿童注意的发展第三节 学前儿童注意分散的原因和防止
第八章 学前儿童记忆的发展第一节 记忆在儿童心理发展中的意义第二节 学前儿童记忆的发展第三节 幼儿记忆的年龄特征及记忆力的培养
第九章 学前儿童想象的发展第一节 想象的发生及其在学前儿童心理发展中的意义第二节学前儿童想象的发展
第十章 学前儿童思维的发展第一节 思维的发生及其在学前儿童心理发展中的意义第二节 学前儿童思维发展的趋势第三节 学前儿童掌握概念的特点第四节 学前儿童判断和推力的发展第五节 学前儿童理解的发展
第十一章 学前儿童言语的发展第一节 言语在学前儿童心理发展中的意义第二节 儿童言语的发生第三节 学前儿童言语发展 第四节 学前儿童言语功能的发展
第十二章 学前儿童情绪情感的发展第一节 情绪情感在学前儿童心理发展中的作用 第二节 情绪情感的发生和初步发展第三节 幼儿情绪情感的发生第四节 学前儿童基本情绪的发展
第十三章 学前儿童社会性的发展第一节 学前儿童的亲子交往第二节 学前儿童的同班交往第三节 学前儿童的社会性行为
第十四章 学前儿童个性的发展第一节个性形成的开始第二节 学前儿童气质的发展第三节 学前儿童性格的形成第四节 学前儿童能力的发展第五节 学前儿童自我意识的发展
第十五章 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基本规律第一节 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趋势第二节 影响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因素
《学前教育学》
教材1:《学前教育学》,虞永平,王春艳,高教出版社,2012
教材2:《学前教育原理》,蔡迎旗主编,华中师法大学出版社,2017
第一章 学前教育学导论与基础
第一节 学前教育与学前教育学
第二节 学前教育学的产生与发展
第三节 早期儿童发展与学前教育
第四节 社会发展与学前教育
第二章 学前教育学概述
第一节 学前教育与幼儿园
第二节 我国学前教育管理体制与发展方针
第三节 幼儿园保教工作原则
第四节 学前教育与社会的关系第五节 学前教育的社会效益研究
第三章 学前教育学的理论与流派
第一节 中国学前教育理论发展
第二节 国外学前教育理论发展
第三节 当代国外学前教育流派
第四章 学前儿童
第一节 儿童观
第二节 学前儿童发展
第三节 学前儿童游戏
第四节 学前儿童学习
第五节 学前教育对学前儿童发展的促进作用
第五章 学前教师
第一节 教师观
第二节 幼儿园教师的角色
第三节 幼儿园教师劳动的特点
第四节 幼儿园教师的专业素质
第五节 幼儿园教师专业发展与学习
第六节 师幼关系与师幼互动
第六章 学前教育的目标
第一节 学前教育目标的定位
第二节 我国学前教育的目标
第七章 学前教育课程
第一节 学前课程的含义与特点
第二节 学前课程的几种主要模式
第三节 我国学前课程的变革与实践·
第八章 学前儿童的全面发展教育
第一节 学前儿童的体育
第二节 学前儿童的智育
第三节 学前儿童的德育
第四节 学前儿童的美育
第九章 学前儿童健康教育
第一节 学前儿童健康教育目标内容
第二节 学前儿童健康教育的内容与指导要点第三节 学前儿童健康教育的几个问题
第十章 学前儿童语言教育
第一节 学前儿童语言教育的目标
第二节 学前儿童语言教育的内容与方法
第三节 儿童语言学习的理论与基本问题
第十一章 学前儿童社会教育
第一节 学前儿童社会教育的目标
第二节 学前儿童社会教育的内容
第三节 学前儿童社会教育的途径与方法
第四节 规则教育与学前儿童行为管理
第十二章 学前儿童科学教育
第一节 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目标
第二节 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内容
第三节 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方法
第四节 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基本问题
第十三章 学前儿童艺术教育
第一节 学前儿童艺术教育的目标
第二节 学前儿童艺术教育的内容
第三节 学前儿童艺术教育的基本问题
第十四章 学前儿童游戏
第一节 学前儿童游戏概述
第二节 学前儿童游戏的主要理论
第三节 学前儿童游戏指导
第四节 学前儿童游戏与玩具
第十五章 幼儿园环境创设与利用
第一节 幼儿园环境概述
第二节 幼儿园物质环境的创设与利用
第三节 幼儿园心理环境的营造
第四节 幼儿园的生活制度与常规
第十六章 学前教育衔接
第一节 幼儿园与家庭教育的合作与衔接
第二节 幼儿园与社区的教育合作
第三节 幼儿园与小学教育的衔接
科学备考,成功上岸。
原创文章,作者:勤奋的小京侠,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jingchuhao.com/317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