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学|硕士留学英国一年,其实一点也不水(上)

  今天,一位在英国留学的小伙伴,和大家分享她在英国的留学经历和对英国本土医疗与交通体系的真实体验。由于篇幅原因,本篇主要介绍她的专业学习过程和留学收获。

  很多人会说英国一年制硕士是“水硕”,甚至有些人存在一定程度的偏见,认为英国留学是花钱混学历。事实上并非如此,此前的文章中已经有很多关于留学生活的分享,我们可以真实地看到英国留学虽然时间只有一年,但是课程数量和质量却并没有打折扣,时间紧、任务重是英国留学的特点。今天这位小伙伴,就戏谑地称自己是“学到秃头的ee女工”。那么,一年制英国硕士的课业究竟有多重?真的会学到“头秃”吗?我们一起来看看她的故事。

留学|硕士留学英国一年,其实一点也不水(上)

  个人背景

  昵称:学到秃头的ee女工

  留学地区:英国

  留学周期:一年

  专业和学校:电力系统——南安普敦大学

  留英初心和专业选择

  1留学的初衷

  第一个原因是想要提高学历,英国硕士一般只有一年,性价比比较高,并且南安普顿的EE专业,也就是电气工程专业的排名比较高,想体验一下英国传统的电气工程课程教育。

  第二个原因是想要锻炼一下自己。之前小学初中高中大学都是在家附近读的,希望通过这一年时间可以锻炼独立自主能力和社交能力。

  2专业选择

  投报志愿的时候是因为觉得电网工作相对稳定,再加上外公外婆、父母都在电网工作,后来在本科开始上专业课的时候发现还挺有意思的,加深了自己的兴趣,特别是发电厂和继电保护这两门课我很喜欢,对于设计一个完整的发电厂需要考虑到很多部分,很锻炼我的理论知识和实际使用的配合。

  3中国学生比例

  其实还是蛮多中国留学生的,可能四六分吧。(或许南安普顿就是爱收中国留学生~)

  4就业方向

  就业的话最对口的当然是电网,可以考南方电网和国家电网。像南瑞集团、四方继保公司都是非常优秀的企业,像华润电力、三峡集团等效益也非常好。工作岗位基本上都是电气工程师。

  5这个专业接受转专业吗?

  接受,但最好是工科专业的同学,因为本专业需要有高等数学、大学物理等课程的基础。

  6国内外院校的电气工程专业有何不同?

  我觉得南安普顿的课程设计跟我本科的有些许不一样,本科电工院安排了很多传统强电的课程如电力系统分析、继电保护,和一次部分设计等,但是南安普顿的课程设计更偏向于新能源发电,第一个学期我们学习了光伏发电、风力发电、水力发电等,并且详细学习了热力学和电力市场。

  如果有对高电压技术很感兴趣的小伙伴很推荐来南安普顿,我们专业的系主任就是专门研究高电压方向的,有非常专业的高电压实验楼。

  7在英国读这个硕士专业难不难?

  从我掉的头发就能看出真的是很难了……

  首先就是课业很重很重,一个学期四门线下考试还有无数的due等着我。

  第一个学期我觉得最难的就是光伏发电那门课,老师需要我们真实地设计一个光伏农场,从发电厂的位置、大小到光伏电池板的型号,到最后的利润和成本问题全部要我们自己考虑,需要使用的仿真软件也是完全靠自己琢磨,全程老师只告诉我们“everything is correct, just depends on you”,并且要求我们把每一个设置的参数都要有文献支撑。当时那段时间真的是很难,不仅需要对技术层面的理解和设计,还要设计到大量的金融知识。

  第二个就是老师上课的内容和考试内容可以说是完全不一样了。

  我们有一门课叫电力系统与经济学,这门课的老师出题特别灵活,我们把历年的考试卷子都做了,基本上每年都不一样,当时这门课考完,全班同学都面如死灰、面露痛苦……

  第三就是听力问题,我们有一个老师来自澳大利亚,英文说得特别快,而且特别多的连读,刚开始我基本上听不懂他上课,只能课下反复听老师的recording。最绝望的是他还是学校随机分配给我的毕业导师,当时收到邮件的时候真的深深地绝望,很痛苦。(这位老师流传在每一个留学生的耳朵里,拥有超过60%的挂科率并且上一届没有同学敢选他作为毕业论文的导师)

  我们亲切地称这位老师叫托马斯教授,看着非常年轻且无论春夏秋冬都穿着他那件蓝红色冲锋衣的很有活力的澳大利亚老师。之前学姐就和我们说过这门课挂科率很高,当时我们还没太放在心上,觉得就算考试再难还能难过我们擅长考试的中国留学生吗,结果后来啪啪打脸。

  首先先是一个光伏农场的大作业。这门课老师安排了一周一次的上机课,但课上什么都不教,全部靠我们自己摸索,两个助教老师经常说的东西都不一样,然后全靠我们各种疯狂上网搜文献搜资料搜教程。最后期末考试的时候我们先整体看了一下历年的试卷,发现毫无规律可言了之后,只能倒回去看他的ppt(480页啊啊啊啊!!!)。我们的复习方法是:先根据试卷把考过的知识点过了一遍然后拓展,看看课上的笔记有什么是当时托马斯拿出来讨论的,这种一般也会考。结果,最后考试的时候卷子一翻开,跟我们压的题可以说是毫无关系,花了很长时间学的那个金融大题一点没考,全靠本科电力系统分析和电路原理的基础,最后我能拿66分还是要感谢托马斯放我一马了。

  说实话,我当时分到托马斯的时候是很绝望的,因为托马斯主要的研究领域是高电压技术,这门课在本科就给我留下了深深的阴影,挂科率极高,再加上这门课本来就很难也没学好,下意识的非常抗拒。我还专门给我想选的导师发了邮件问还能不能加入他的课题组,老师说人已经满了。当时好几天都特别抑郁,就怕自己会被延毕。(我真的没想到学校当时让我们选了15个不同导师的题目并按照心仪程度排了序,结果我选的前面几个老师一个也没给我选上呜呜……)

  最后实在没办法了告诉自己已经不能改变了,不如想开一点,然后就跟托马斯约了第一次见面,见面之后还是熟悉的澳大利亚口音,熟悉的听不懂。托马斯一上来就问我对什么感兴趣,我说我对新能源并网感兴趣,他说这不是我研究的方向,然后让我回去看看对什么感兴趣。

  回来之后先大概看了看托马斯发表过的论文大概都研究什么,因为我对新能源比较感兴趣嘛,看到一篇关于高压直流输电电缆,然后因为这学期我们高电压的其中一个作业是用COMSOL(一个仿真软件)来设计一个275KV交流绝缘套管,对于这个软件建模也了解了不少,最后从这个切入点看了大量的相关文献之后选择了现在这个题目,目前的任务是做一个proposal,4.24要交,这个复活节也要加班加点的赶due了呜呜呜~

  我也发现虽然托马斯老师很严格,但他也很负责。他要求我们每个星期开一次线下会议。而我朋友的导师,大部分每次开会只有短短几分钟就结束了。

  留学,最大的收获是什么 ?

  第一个就是团队协作能力。

  在刚刚来的时候学姐就告诉我们不要一个人闷着自己学,大家一起效率会高很多。因为每一个大的设计作业基本上都是小组作业,工作量非常大,我很有幸地拥有了三位志同道合的小伙伴,他们都非常上进,每次讨论都积极配合,有遇到不会的地方会互相指导。

  前两周有好几个due堆在了一起,当时从早上十点我们就到EE的自习室学习,然后中午就在学校吃一顿,然后晚上一直学到七点钟。自习室变成了我们待的时间最久的地方哈哈哈哈哈,其实真的还是蛮痛苦蛮累的,但是有这样一群小伙伴在身边,也算是苦中作乐啦~

  我们小团体叫西交优秀毕业生哈哈哈哈哈哈,为什么呢?在来英国之前就提前认识了一个同班的同学,我们玩得也比较好,在期末复习的时候我们一起在自习室学习,当时有两个同学进来问能不能一起学,我们就一起看了b站上西安交通大学热力学的网课,一起学了一次后发现大家都好正常好投机(我发现在英国正常人真的很少,下一次我可以给队长写一篇我在英国遇到的奇葩们),于是后来每一次学习我们都会约到一起。

  我印象最深的就是有一次是需要同时完成两个大作业,一个是关于电力电子的仿真作业,一个是高电压的套管设计,我们迅速完成分工:一个人负责用excel拉数据,一个做最初渲染图,一个做具体仿真,另一个去看之后的improvement的方案,就真的还蛮快的。我们没有说像其他的组分工那么详细,我们都是一起做,一起学然后再具体工作上再分开做,能保证每一个人都学会。

  所以最后我们的进度是最快的哈哈哈哈哈!来电力电子那个作业要提前交,我们就分成了两个组,一个继续跑高电压的仿真,一个来研究电力电子,因为我跟另外一个男生本科学了一部分,我们就晚上先把这个作业的题做了,然后第二天去教他们,能节省一点时间。

  学习真的很辛苦,所以我们几个人时不时地需要去庆祝一下,庆祝方式是逛超市哈哈哈哈哈哈,我们放学回家的路上有一个站会路过sainsbury’s(英国一家连锁超市)还有小恐龙(新开的一家中超店),每个星期四小恐龙都会上很多现做的面包,然后上完课我们就回去消费一波奖励一下自己。

  第二个就是,厨艺!

  大家都说来是留子,回是厨子。这句话一点不错,来之前我是真的一点菜都不会做,当时我妈给我集训了一周教会了我西红柿炒蛋和焖饭。到这里之后激发了我无限的潜力哈哈哈哈哈哈,现在我会做很多菜了,(咖喱鸡,黄焖鸡,水煮牛肉,黑椒牛柳,手撕包菜,番茄焖面,还有萝卜排骨汤,鸡汤,银耳粥,绿豆粥……)回去也算是饿不死自己了~

  请欣赏我们的成果↓

  图片由作者提供

  第三是见到了无数美好的风景。

  我的小偶像说过:“这个世界很美丽,你也很美丽,所以也要让美丽的世界见见美丽的你”。

  图片由作者提供

  在这不到一年的时间里,我去感受了伦敦、剑桥、牛津、巴斯、爱丁堡、利物浦,还去尼斯、希腊度假了,在这个复活节里和室友十天走过了那不勒斯、庞贝、罗马、梵蒂冈、佛罗伦萨、比萨、威尼斯、维也纳、布达佩斯,做了过夜大巴,也住过青旅。遇到了很热情的南法人,也感受了不同国家的文化。

  其实我走过那么多地方我感觉我的眼界变得更宽广了,不单纯是因为看过更多的地方,是因为去了这么多地方看过了很多文化我发现每个地方都有自己的城市风格,可以是很嘈杂的、热闹的、悠闲的、优雅的,并且每个地方的人都是不一样的,我开始感受到不同地方的文化多样性,接受别人的不一样。我们在意大利的时候走在路上突然遇到一个老爷子,他问我们是中国人吗,我们说是,他说他是一名英文老师,他很喜欢中国,然后和我们叨起来了。

  并且到一个新的地方玩,不像在国内订酒店那么方便,很容易被骗,真的很锻炼人哈哈哈哈哈。比如我们到那不勒斯第一天住的民宿真的和booking上面完全不一样,而且门口那个守门的大爷一点英语都不会说,完全沟通不了,当时真的很崩溃。

  第四是不拖延。

  我之前说了一年制的研究生课业真的非常紧,经常五六个due堆在一起,又要写论文又要做仿真还要准备presentation。允许我小小骄傲一下哈哈哈哈上个学期我的均分70呢!dream一个distinction哈哈哈哈~

  我觉得自己能达到这个分数的主要原因就是所有的任务都提前开始,不要全部堆在最后,妄想在两之内写出70分的论文,除非你真的很有把握。提前分配好时间,把所有要完成的任务列成一个list,然后根据提交时间排序。再根据每一项任务拓展出需要做什么,例如查资料,理大纲,填充内容,修改文章。然后每项小任务都给自己一个ddl,我当时把所有的东西做成一个思维导图然后粘在的书桌前随时提醒自己。(我很喜欢把一些重要的东西粘在我的墙上,我能一眼就看到。)

  以上是我在英国留学的一些片段和收获,希望大家看了开心,也希望大家清楚留学的不易和你必须努力的现实。下一篇我还会继续来分享我在英国体验到的本土交通和医疗的真实经历,记得来看哦~~

  我们是专精8年雅思,留学高端定制的@充满元气的好裘

  【每2天更新1篇雅思/留学干货哦~】

原创文章,作者:英伦杰西卡,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jingchuhao.com/71447/

(0)
英伦杰西卡英伦杰西卡
上一篇 2024年11月26日 上午10:06
下一篇 2024年11月26日 上午10:06

相关推荐